English

山西农村教育呈现良性循环

1998-12-29 来源:光明日报 记者杨荣、朱振国 山西教育报记者张启航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记者杨荣、朱振国山西教育报记者张启航)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,谈到农村的大好形势,全省11个地市委书记中有10个都认为,山西农村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。

教育能成为农村的功臣和希望,这首先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科教兴晋的战略决策。1992年冬,时任山西省代省长的胡富国到山西贫困县临县调查研究。在该县乔峁小学,看到20多个孩子在破旧昏暗的土窑洞上课,不禁落下眼泪。在随后召开的省长办公会和省委常委会上,胡富国说:“各级党政一把手一定要从科教兴晋的战略高度,带着感情抓教育。”“抓教育先抓校舍建设,首先为娃娃们盖个好教室。”

仅一年多功夫,临县就建了400多所新学校。在太原市娄烦县,市委书记、市长挨乡挨镇检查,当得知有20多个特困村无力建校时,就到企业牵线搭桥,很快使这些村建起了新校舍。在此基础上,还发动群众搞“三配套”(教学仪器、图书资料、文体器材配套)。1993年到1996年,山西每年集资八九亿元,村村盖起了新校舍,83%学校搞了“三配套”。

办学条件改善了,办学经费和教师待遇又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。经反复研究决定:中小学分级管理,谁办学谁出资,理顺教育投入主渠道;加大财政投入,做到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的增长速度;给中小学划拨校田,鼓励学校办林场农场增加收入;每年将1万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,力争2000年时民办教师全部转正;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,保证教师工资按时发放。省人大还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尊师法规,规定山区教师每五年浮动一级工资;农村中小学男、女教师工龄分别达30年、25年者,退休金提高5%;城市建教师住房时,免收城市建设费等。

办学条件改善了,教育该怎样办?由于种种原因,不少学校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升学上,结果多数升不了学的学生回村后一无务农准备,二无致富技术,很难有所作为。

1995年10月,山西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闭幕时,省长孙文盛代表省委省政府提出,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,而是为农村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军,并将吕梁地区确定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。

会后,一个以农科教结合“三教”统筹为特征的农村教育改革热潮在全省兴起。

山区小学实行村校一体的新体制,即村支部书记担任村教委主任,统管全村教育;校长兼任副支书或副村长,参与村里的重大决策;学校请有技术的农民向学生传授实用技术,教师则到农民技术学校给农民传授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。率先实行这一体制的吕梁地区,不仅学生学到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致富技术,村里也因村民科学文化知识的大普及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、富裕村。

乡镇中学开设职业技术课,组织学生学习实用技术。忻州市东楼中学等学校,根据本乡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了种植课、养殖课。学生有了务农本领,并产生了务农意识,一旦升不了学时,都能愉快地回村务农,并很快成为村里的技术人才和养殖、种植专业户。

高校和中专组织师生到农村去推广新技术。山西农大组织了40多项科技成果到吕梁山、太行山、晋南棉麦基地、晋中晋北城郊搞区域性开发,3年培训农民90万人次,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近10亿元。推广新技术还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,许多学生毕业时主动申请到农村创办实体,成为农村用得上、留得住的科技带头人。

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,全省很快形成了以中小学为基础、以职业学校为骨干、以高校和中专为后盾的农村人才培养网络和科技开发推广网络。这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,教育自身也进入了“教育为人民、人民办教育”的良性循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